赵欣宇1, 2, 张小龙1, 2, 张志博1, 2, 蔡皓玮1, 张怡宁1, 2, 孙研1, 4, 董瑛琦2, 马贺1, 2
2025, 52(2): 58.
为探讨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室内养殖中的适宜光照条件,将1 680只稚参(体质量0.185±0.014 g)分别置于3种辐照度(1 000 mW/m2、2 500 mW/m2、4 000 mW/m2)的红光(R)、全光谱(W)及黑暗(D)的环境中,进行为期35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光谱及辐照度能够显著影响稚参的生长及生理功能。其中红光4 000 mW/m2组体质量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全光谱4 000 mW/m2组(P < 0.05);红光1 000 mW/m2组体长显著高于全光谱4 000 mW/m2组(P < 0.05);红光1 000 mW/m2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全光谱4 000 mW/m2组(P < 0.05)。对于酶活性,红光4 000 mW/m2组淀粉酶(AMS)、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全光谱2 500 mW/m2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红光4 000 mW/m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红光4 000 mW/m2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红光1 000 mW/m2组(P < 0.05)。综上所述,建议在室内养殖环境中采用红光养殖稚参,并控制辐照度在1 000~4 000 m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