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宋昌斌,郭亚楠,闫建昌,王军喜
    2021, 48(1):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200-400nm)半导体固态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快速开启、体积轻便等特点。随着UV-LED性能的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紫外汞光源。介绍了紫外(UVC-LED 200–280 nm)技术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提升的路线,比较了国内外UVC水产领域研究成果,并基于水产养殖业微生物病害种类,给出了杀灭有害微生物所需要剂量的计算方法和UVC-LED在水产业微环境实际应用的设计建议;对未来UVC-LED达到大规模应用杀菌消毒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以期对水产养殖业绿色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 论文
    徐琰斐1,2,3,徐皓1,2,3,刘晃1,2,3,谌志新1,2,3,崔铭超1,2,3
    2021, 48(1):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渔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发展深远海养殖是突破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约束性挑战,实现新时期中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定义,结合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水平和海域条件,对中国深远海养殖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养殖品种选择、养殖系统构建、养殖海域规划是关系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养殖品种选择方面,应重点考虑经济潜力、适应水温和养殖技术;在养殖系统构建上,分析比较了不同养殖系统应用于深远海养殖的适宜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养殖海域规划方面,应重点考虑养殖排放、环境承载力和海域条件。
  • 论文
    王 磊1,2,万 荣1,余雯雯2,朱文斌3,张 勋2,冯卫东4
    2021, 48(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拖网网板是应用于拖网渔具以扩张网口的重要渔具构件,一直以来在海洋捕捞拖网作业中备受关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时间序列、国家(地区)文献分布、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拖网网板的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国内外拖网网板研究应用方面的发展动态与研究焦点。此外,还针对影响网板性能的设计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根据网板性能的研究与试验方法,分析对比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基于拖网渔业与装备技术的发展,结合网板性能的研究成果,提出网板应用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即网板结构智能化调控技术与网板新材料应用技术,为拖网网板的性能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论文
    叶功照1,王莹1,陈舜2,萧云朴2,俞鸿源1,3,胡夫祥3,尤鑫星3,宋伟华1
    2021, 48(1):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良南麂列岛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礁体存在的沉陷、位移现象,试验研究了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并进行对比验证。采用水槽试验方法,对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模型在5种水流速度(0.15、0.20、0.25、0.30、0.35 m/s)和4种迎流角(0°、15°、30°、45°)条件下的阻力进行测定,并计算阻力系数。以水槽试验所测得的阻力系数,结合波流动力学理论计算两种实物礁体的水阻力、抗滑移系数和抗倾覆系数。结果显示,两种礁体的阻力均与流速呈幂函数关系,在流速v=0.35 m/s时的阻力差比值最低;两种礁体在相同流速下的阻力差比值均随冲角增大而减小;在不同流速下,两种礁体的阻力系数均在冲角θ=15°时差异最小,在θ=45°时差异最大;随着冲角和迎流速度的增加,礁体的抗滑移、抗倾覆系数逐渐减小,两种礁体在海水流速u≥5节、冲角θ≥30°时抗滑移系数小于1,但抗倾覆系数始终大于1.2。研究表明,改良后的框型鱼礁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 论文
    阳龙江1,韩璐璐1,杨成年1,翟旭亮2,梅会清2,朱成科1
    2021, 48(1):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内循环流水养殖池塘净化区域的净化能力,从重庆潼南区内循环流水养殖池塘的底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光合细菌(命名为菌株GR0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扫描吸收光谱,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测定菌株GR01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盐度条件下的660 nm处的吸光度(A660),确定其最优培养条件。测定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含量,探究在室内模拟条件下该菌株对内循环流水养殖池塘净化区水体的去污能力。结果显示:菌株GR01为北京红篓菌(Rhodocista pekingensis),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8.0,最适盐度为10‰,该菌株对尾水中NH3-N、NO2--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57.42%、28.74%、32.67%、32.85%。研究表明,菌株GR01对氮、磷具有明显的去除效率,其中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最高,给内循环流水养殖尾水净化提供基础数据,与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结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论文
    任建钦1,黄六一1,许庆昌2,李玉岩1,程兆海3,冯卫东4
    2021, 48(1):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让地笼网在人工鱼礁区进行捕捞许可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4月在渤海莱州湾海域采用套网法进行地笼网不同网目尺寸(20、30、40、50、60 mm)的渔获物调查,探讨不同网目尺寸地笼网的渔获性能。对试验结果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渔获量、主要渔获物优势体长、尾数和重量逃逸率、经济品种渔获量和口虾蛄体长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共捕获渔获物37种,其中优势种8种;渔获物的质量、数量与种类逃逸率随着网目尺寸增加而增加,40~60 mm网目种类逃逸率达80%左右,尾数逃逸率超过90%,质量逃逸达50%以上,表明40~60 mm网目具有明显的释放效果;经济品种渔获量占比与网目尺寸呈正相关;以主要渔获种类口虾蛄分析,使用50 mm网目未达到可捕体长的口虾蛄占比最少,为10.3%;经综合分析,50 mm网目尺寸地笼网的渔获性能较好,符合生产和生态的要求,因此推荐在海洋牧场海域使用50 mm网目地笼网。
  • 论文
    陈勇,郑雄胜,林钟卫
    2021, 48(1):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蟹笼渔船诱捕饵料在使用过程需要经过破冰分离、切块、填盒、塞笼等工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提升蟹笼渔船的生产效率,需要实现饵料使用自动化。提出了一种实现饵料使用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方案,并通过Pro/ENGINEER Wildfire 5.0进行流水线的结构设计建模与原理分析,采用GX works3基于三菱系列PLC完成了流水线PLC控制梯形图程序设计,并在软件上进行在线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该流水线的结构设计理论上能满足蟹笼渔船饵料使用的自动化需求,控制系统的设计符合流水线的动作顺序控制,端口运行正常,未发生错误提示。该流水线生产方案的提出为蟹笼渔船诱捕饵料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打破了蟹笼饵料的传统塞入方式,即由内部塞入改为外部挤入。控制系统的设计为蟹笼渔船诱捕饵料自动切块填盒与塞笼流水线的实际生产使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 论文
    陈 实1,施文正1,2, 汪之和1
    2021, 48(1):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淡水鱼类不同部位肉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为了更深入地探究青鱼肉背肉、腹肉和尾肉风味差异,研究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不同部位(背肉、腹肉、尾肉)之间风味成分的异同,比较了青鱼3种部位肉水溶性滋味物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青鱼的水产加工做参考。使用高效液相技术和氨基酸分析仪研究了青鱼不同部位肉水溶性滋味物质,并采用电子舌技术对青鱼不同部位肉进行区别分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研究比较了青鱼不同部位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电子舌分析可以有效区分青鱼背肉、腹肉与尾肉之间的差别。青鱼3个部位肉滋味成分差异显著,青鱼腹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背肉,而尾肉含量最低。K值一般用来评价水产品的新鲜度,定义为HxR(次黄嘌呤核苷)和Hx(次黄嘌呤)占ATP(三磷酸腺苷)所有关联化合物总量的百分含量,背肉的K值为5.01%,显著低于腹肉(10.04%)和尾肉(12.87%),说明利用K值比较鱼肉鲜度应注明取样部位。鱼肉EUC值结果表明腹肉呈味优于背肉,背肉优于尾肉。对青鱼肉气味贡献较大的物质有己醛、1-辛烯-3-醇、壬醛、正己醇、庚醛、(E)-2-辛烯醛、戊醛等。青鱼3个部位肉水溶性滋味成分差异显著,挥发性成分也有些许差异。青鱼腹肉与背肉风味优于尾肉,在研究青鱼风味与新鲜度时应注意区分青鱼背肉、腹肉与尾肉。
  • 论文
    宋艳艳1,2,欧阳杰2,沈 建2,冯志华2,白 贞2,徐宏治1,2
    2021, 48(1):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南极磷虾管束干燥过程的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为高品质虾粉加工提供工艺参数。设置110℃、120℃、130℃、140℃和150℃ 5组干燥温度,以南极磷虾料温、水分含量、干燥速率为干燥特性指标,检测干燥过程中南极磷虾粗蛋白、粗脂肪、虾青素和色泽变化。结果显示:管束干燥温度越高,达到干燥终点所用时间越短,每升高10℃,时间缩短10~20 min;当物料水分≥60%且物料温度≤60℃时,各组营养含量变化差异不大;当物料水分<60%或物料温度>60℃,各组虾青素和脂肪含量变化极其显著(P<0.01)。研究表明:采用管束干燥机加工南极磷虾,当物料水分≥60%且物料温度≤60℃时,可采用130℃~150℃的干燥温度以提高干燥效率;当物料水分<60%或料温>60℃时,宜采用<120℃的干燥温度,以获得较高品质的虾粉。
  • 论文
    轩福臣1, 谢 晶1,2,3,顾众1
    2021, 48(1):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水产品蒸煮装备用CO2热泵中蒸发器的性能变化,通过建立CO2热泵Simulink动态仿真模型,并搭建用于水产品蒸煮用CO2热泵试验台,采用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合的方法,在此水产品蒸煮装备中,控制蒸发温度-5 ℃~-15 ℃,研究不同蒸发温度对结霜性能、制热量、热泵系数、压缩比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蒸发温度从-5 ℃变化到-15 ℃,结霜速率逐渐增大,在仿真和试验中,热泵蒸煮装备的制热量分别增加0.73 kW、0.70 kW,热泵系数分别降低0.29、0.32,压缩比分别增大0.52、0.50,其中,仿真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率11.79 %,最小误差率7.71 %,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表明:在满足水产品加工需求的前提下,为提高加工系统效率,应降低蒸发温度;建立的CO2热泵仿真平台可以较好地仿真水产品蒸煮装备的运行状况,可为CO2热泵在水产品蒸煮的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作用。
  • 论文
    张胜茂1,戴阳1,杨胜龙1,范秀梅2,王斐2
    2021, 48(1):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寻找中心渔场是渔业捕捞生产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北斗海洋浮标可为渔场快速搜寻提供有效支持。本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短消息通信,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终端软件,实现海洋浮标数据的接收与控制,利用传感器数据分解包为多帧方式解决北斗短消息数据量受限问题。终端软件通过哈希表管理接收数据,用队列管理回发的信息和命令,采用多线程管理多个浮标。 浮标数据接收与控制终端软件经过5组数据收发测试,单帧数据收发成功率94.6%,多帧数据收发成功率90.5%,74条控制命令发送全部成功。浮标具有小型化、成本低、长期不间断运行等特点,可应用于渔业资源探测、海洋环境监测等数据采集服务。
  • 论文
    袁红春,张 永,张天蛟
    2021, 48(1): 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是太平洋延绳钓的主捕鱼种之一,针对多数传统预报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EMD-BiLSTM)的渔场预报新模型,以实现一种新的面向渔业应用的产量预报方法。首先,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机制(EMD)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不同尺度的分解分量(IMF);然后结合各影响因子对IMF分量分别建立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渔场预报模型(Bi-LSTM),使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最后整合各项结果作为最终预报值。结果显示:与Bi-LSTM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和绝对误差分别降低0.053和0.018;与BP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和绝对误差分别降低0.208和0.048。研究表明,EMD-BiLST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可为渔场预报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