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第4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0-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刘 晃,徐 皓,徐琰斐
    2018, 45(5):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蓝渔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是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水产养殖空间不足、水产品品质不高、优质动物蛋白需求迫切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深蓝渔业的概念和内涵还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深蓝渔业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文章对国内外深蓝渔业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了深蓝渔业的概念及其内涵,明确深蓝渔业是由可持续捕捞渔业、深远海工业化绿色水产养殖业、高值化水产品加工业、海上冷链物流和信息保障服务业等组成的“养-捕-加-网”的有机整体,阐述了深蓝渔业全产业链融合、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等产业特征,为推进深蓝渔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论文
    黄志涛,江玉立,宋协法
    2018, 45(5):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好氧反硝化脱氮理论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生物脱氮的不足。文章综述了好氧反硝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别从微环境、生物化学及酶系统3个方面综述了好氧反硝化细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概述了碳源、溶氧、碳氮比等环境因素对好氧反硝化效率的影响;总结了好氧反硝化反应器、固定化细菌以及外加碳源等好氧反硝化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突显了好氧反硝化在去除硝酸盐氮、从整体上调控氮的优势。好氧反硝化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优势显著,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有效途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 论文
    崔勇,关长涛,黄滨,贾玉东
    2018, 45(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岸围网设施通常布置在开阔水域,受波流作用影响显著。为确保围网结构的安全,需对其水动力特性开展研究。为此,以一种浮绳式围网为研究对象,通过拖曳水池试验对围网整体阻力性能进行分析。根据有限单元法建立波浪作用下围网结构受力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围网浮子的最大位移与网衣张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流速的增大,围网整体阻力逐渐增加,阻力与流速呈幂函数关系,阻力最大值为196 kN。当浮绳式围网在波浪作用下,上纲中迎浪面中点处浮子的位移最大,位移值为80 mm,网片与锚绳连接点及下纲四角连接处的网线张力较大。建议适当增加迎流面网衣所配备的浮力,以使围网在较高流速时保持形状。此外,在实物网衣的制作中,锚绳与下纲四角连接处的网衣应做加固处理。
  • 论文
    蔡淑芳,陈永快,陈敏,包兴胜,张钟,雷锦桂
    2018, 45(5):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不同植物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开展鱼菜共生试验。鲫鱼养殖水体有效体积350 L,养殖密度10 kg/m3;水雍菜栽培面积为1.0 m2,植物密度为60、45、30株/m2。结果显示:系统水温29.37℃~31.40℃,溶氧2.33~5.00 mg/L,pH 6.22~7.42,EC0.19~0.66 mS/cm,水质基本符合鱼菜生长需求;系统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P=0.000),不同处理组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28),且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其平均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最高;试验共持续33d,鱼总鲜重增量为(1.70±4.36)kg、(1.50±1.57)kg、(1.67±6.01)kg,菜总鲜重增量为(7.71±2.27)kg、(6.15±5.49)kg、(4.04±3.01)kg;植物密度对地上部分含氮量相对增长率的影响显著(P=0.037),且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其地上部分含氮量相对增长率为正值。研究表明,3种植物密度系统的鱼菜生长良好,植物密度为45株/m2组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氮素转化效率,可通过扩大植物栽培面积来促进系统的氮素转化并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
  • 论文
    杨菁,管崇武,宋红桥
    2018, 45(5):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纳米二氧化钛涂料涂覆于鱼池表面,构建循环水养鱼试验组和对照组系统,研究在水循环处理模式下纳米二氧化钛涂料对养鱼污水的净化效果,探讨原水氨氮质量浓度C0、DO及pH对降解氨氮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H 7.0~7.8、总氨氮(TAN)14.2~15.3 mg/L、硝酸盐氮(NO3--N )20.8~21.9 mg/L、菌落总数 >106个/mL的养鱼污水循环水养殖试验组系统处理48 h,氨氮降解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0697 h-1,半衰期分别为9.92 h,氨氮降解及抑菌效果好;原水氨氮质量浓度C0、DO、pH对试验组降解氨氮影响大小依次为C0>DO>pH。在原水氨氮质量浓度C015 mg/L、DO6 mg/L、pH7.5的条件下,循环水养鱼试验组系统运行8h时,氨氮去除率可达41.9%。涂覆于鱼池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涂料对循环水养鱼系统水体具良好的净化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 论文
    王远吉1,赛清云2,李永军2,王燕2
    2018, 45(5):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在宁夏地区人工繁育技术适宜条件,针对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需求,分别开展了不同催产素配组及亲鱼人工配组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鮰催产率的影响、不同孵化温度对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及斑点叉尾鮰当年苗种培育试验。结果显示:水温23.5℃条件下,使用催产药物可以使斑点叉尾鮰亲鱼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产卵,且使用组合药物的催产率优于单纯使用一种药物得催产率,但是催产效果不明显。人工辅助配组产卵与池塘自然产卵相比,人工辅助配组产卵可以提高亲鱼的产卵率;斑点叉尾鮰受精卵最适人工孵化温度为24℃~26℃;适宜产卵温度为23℃~27℃;鱼种培育试验表明:斑点叉尾鮰在宁夏地区一龄鱼种生长比较快,从乌仔到一龄鱼种培育阶段建议放养密度在37.5万尾/hm2~45万尾/hm2为宜。
  • 论文
    马林1,姜巨峰1,吴会民1,白晓慧1,刘肖莲1,蔡超1,薛洋洋2,张振国1,李春艳1
    2018, 45(5):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5种品系南美白对虾在池塘循环水系统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常规生化成分测定法对各品系对虾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含肉率为50.57%~56.13%;常规营养成分中,品系A蛋白质(20.27%)、脂肪(0.57%)和灰分(1.32%)含量最高;5种品系对虾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均在35%左右,结构符合FAO/WHO标准要求;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从高到低依次为品系A(71.54%)、品系E(71.10%)、品系D(70.00%)、品系C(69.31%)、品系B(69.17%);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在各品系存在差异。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及EPA+DHA含量在品系B中最高,品系C中最低;微量元素中,品系D的铁(7.62 mg/kg)、铜(4.05 mg/kg)元素含量最多,品系E的硒元素(0.24 mg/kg)含量最丰富。研究表明:在池塘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的5种品系对虾均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氨基酸组成平衡,微量元素丰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中,品系A的营养价值最高,品系C最低。
  • 论文
    程果锋1,陆诗敏1,刘兴国1,曾宪磊2,顾兆俊2
    2018, 45(5):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建立一种可行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了一种养殖池与人工潜流湿地合理搭配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养殖对象,分析了养殖期间系统水质指标和鱼类生长状况。结果显示,经过68 d的养殖,4组养殖池(A、B、C、D)的鱼类养殖密度,由实验初期的2、4、8和16 kg/m3分别增加到实验末期的2.8、5.1、10.3和20 kg/m⊃3;,平均存活率(95.30±3.28)%,实现了基于湿地的循环水养殖。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湿地对总氮(total nitrogen, TN)、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 TA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2-N)、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和总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的去除率分别为(35.6±7.6)%、(61.2±9.3)%、(76.5±11.5)%、(58.3±7.5)%和(88.0±3.7)%;养殖期间,TAN、NO2--N和COD平均值分别为(0.29±0.10)、(0.075±0.023)和(11.17±2.37 )mg/L;养殖池中水体溶氧( dissolved oxygen, DO)和总固体悬浮物(TSS)平均值分别为(6.84±0.92) mg/L和(64.11±17.89) mg/L。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养殖存活率高、生长良好以及节水减排效果显著优点。
  • 论文
    陈晖1,2,3, 陈思谨2,3, 洪碧红2,3, 彭会1, 洪专2,3, 易瑞灶2,3
    2018, 45(5):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合鱼类冻干疫苗中使用的保护剂,采用低场核磁技术(LF-NMR)对冻干后不同保护剂中的水分分布和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水中氢质子的弛豫时间,可将保护剂中的残留水分为结合水、不易移动水和自由水3种形态。结果显示:冷冻干燥过程中二次干燥温度对甘露醇和蔗糖中残留水的分布有较大影响,随着温度从4℃升高到37℃,大部分自由水解吸而小部分转化为结合水。当冻干后的样品暴露在相对湿度43%和25℃的环境中时,大部分保护剂吸收水分,并将其固定为结合水,而甘露醇中的部分结合水则转变为自由水,并解吸到环境中。不同冻干保护剂中的水分分布和迁移并不相同,代表其具有不同的水分结合能力。该研究结果有助于鱼用冻干疫苗中保护剂的筛选和冻干工艺的优化,以便获得更加稳定的疫苗产品。
  • 论文
    张军文,郑晓伟,欧阳杰,沈建
    2018, 45(5):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南极磷虾的利用价值,以自主设计的南极磷虾脱壳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关键组件和滚轴长度、滚轴间隙、进料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船载试验;对脱壳后的南极磷虾虾仁进行感官评定和出成率测定,确定了滚轴间隙、滚轴长度、进料速度和磷虾放置时间的最优组合。结果显示:在滚轴长度1.0 m(A2)、滚轴间隙1.0 mm(B2)、进料速度125 kg/h(C3)、放置时间15 min(D1)的条件下,各项试验指标皆达最佳;实际生产中采用A2B2C3D1工艺组合,南极磷虾虾仁的出成率达到24%。研究表明:该设备可以提高南极磷虾脱壳生产效率,提升南极磷虾高值化加工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化进程。
  • 论文
    朱 烨,江 涛,洪 扬,陈 超,邹海生,邢精珠
    2018, 45(5):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海带干燥耗能,提高干燥品质和干燥系统作业效率,基于热力学、传热学进行了建模和研究,设计了以阳光大棚为主体,空气热泵、集热板为热源的海带太阳能辅热耦合干燥系统。通过触摸屏设定干燥温度、时间,进行海带干燥,同时使用温度、湿度和光照度传感器测量,记录数据进行分析。该干燥系统能够回收烘干过程中排放的余热,对余热进行排湿,再循环加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热能存储在水箱,可用于辅助干燥,节约能源。结果显示:在大气最高温度27.5℃、含水率90%左右、鲜海带重量60.32 kg、干燥时间10 h的条件下,可得干海带含水率在14.5%,干海带重量6.9kg,电量最低为3.91 (kW·h)/kg,新型海带干燥系统效果良好。本研究为大型藻类干燥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该技术适合在中大型企业的大型藻类干燥中推广。
  • 论文
    谭永明1,2,谌志新2,3,楚树坡 2,楼上游1,江涛3
    2018, 45(5):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中国海带采收机械化偏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海带产业落后的问题,以及解决海带采收劳动用工量大,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用工难的矛盾。从海带采收及后续加工整套生产流程综合效益出发进行规划设计,优化了海带养采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结合目前传统的海带采收工序,针对海带设备采收中遇到的集中问题及难点,对海带收割时环境因素及设备使用所遇问题的处理方案进行探讨。在解决目前采收设备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海带采收关键设备自动拖拽转挂式海带采收船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采收船主要组成模块和其功能的实现,对促进海带产业的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 论文
    刘景1,2,汤勇1,邢彬彬1,殷雷明1,庄鑫1,2,毕福洋1,张国胜1
    2018, 45(5):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声波生物遥测技术是应用声学发信器对水生生物进行标记跟踪的一种声学遥测技术,自1956年首次应用至今,已广泛应用于遥测海洋、河流、河口、湖泊、水库中的多种水生动物,是研究水生动物在自然水域中行为特征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但这一技术目前在国内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探讨;概述了超声波生物遥测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系统组成;总结了该技术的方法分类、工作原理以及不同超声波生物遥测技术之间的差异和使用条件等;分析了该技术在国内现代渔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可为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